首页 | 校院概览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决策咨询 | 行政后勤 | 队伍建设 | 机关党建 | 廉政建设 | 信息化建设 
热点新闻
·   张涛看望慰问春节... 01/22
·   我校举行2023级领... 10/12
·   我校召开2023年春... 02/24
·   张涛看望慰问老同志 01/20
·   我校举行2022级领... 05/06
·   全省市厅级主要领... 02/15
·   我校召开2023年春... 03/16
·   校委(院党组)召... 01/20
·   全省党校(行政学... 05/24
努力走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河南日报》(2023年06月25日 第06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鲜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省委书记楼阳生从河南现代化发展的大局与实践出发,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篇章,提出努力走出“五条新路子”。“五条新路子”既高度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又凸显了河南省情的鲜明特征,并耦合了“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的重大部署,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贡献出河南的实践路径。

准确把握显著特征

努力走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方案的重要组成与框架主干,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蓝图与河南省情作出的现实选择。

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契合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河南作为户籍人口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全国第三的人口大省,人口规模巨大也是我们的基本省情,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现实基础。约一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实现现代化同样是河南几经辉煌、沧海桑田的变迁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因此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路径,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下展开,从高度契合性中寻求破题,从全国现代化推进中汲取力量。

基于河南省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河南现代化的建设起点低、农业底色重、老龄化程度深、生态约束紧。从人均水平看,2022年河南人均GDP仅为6210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5%;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16.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92%。从城市化率看,2022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7.07%,仍低于全国65.22%的水平,意味着全省还有4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从人口变化和老龄化程度看,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60多年来首现负增长,新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连续6年都呈现下降态势。2022年,全省16—59岁适龄劳动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8.18%,低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2022年末河南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86%,接近中度老龄化标准。从生态约束看,河南人均水资源量约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2022年年初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占比63.3%,高出全国7.3个百分点。从上述省情出发,河南现代化建设将会呈现出时空压缩型、结构升级型、加速追赶型的鲜明特色,基于这种特色,努力走出一条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也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必然选择。

凸显高质量发展主题的现代化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是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建设现代化的鲜明主题。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目标上,到2035年基本建成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和国家创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园,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发展动力上,构建起以创新为核心、科技、教育、人才相互支撑、共同发力的创新驱动体系;产业支撑上,构建起以制造业为核心、实体经济为支撑、新型业态为取向、基础产业为依托的同向发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优势上,构建起以枢纽经济为切入点、消费经济为着力点、平台经济为支撑点、要素赋能升级、能量互赋的发展要素支撑体系;发展布局上,构建起中心城市带动、乡村振兴繁荣、生态环境绿色低碳交相作用、相得益彰的空间支撑体系。

“五条新路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河南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是方向、是目标,是发展的主题,其他四条新路是途径、是措施,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围绕高质量发展而展开。统筹城乡发展是立足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从共同富裕的视角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文兴业发展是立足河南文化大省的实际,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视角,把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兼容在一起。绿色发展是立足河南生态大省的实际,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来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约束问题。而开放带动则是立足河南内陆大省的实际,从国际区域合作的视角,来寻求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

重新审视优势条件

通过近年的发展、厚植、培育和优势再造,我省初步形成了大经济容量、大交通枢纽、大消费市场、大产业规模、大人口规模、多平台叠加等诸多发展优势,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大经济体量夯实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已成为一个体量庞大的综合经济体,经济总量迈上了6万亿的发展阶梯。随着经济体量做大,形成了巨大的有效需求和较大规模的生产供给能力,提供大容量的就业,引发要素禀赋的总量变化并质变孕育新的发展能量,不断强化经济发展韧性,从而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大交通枢纽注入发展活力。枢纽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增长极。随着河南国际立体交通体系的构建,我省的交通强省和人口大省的优势地位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并逐步升级为枢纽经济。“米+井”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连通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欧班列(中豫号)“织线成网”,国际物流网络覆盖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综合运营能力长期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176公里,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全面建成。郑州航空国际枢纽航线网络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提速,洛阳、南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其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突破60万吨、70万吨两大关口,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机场货运40强榜单。从要素集聚到辐射带动,枢纽经济已成为集聚资源的“强磁场”、发展张力的“辐射源”、结构升级的“牵引器”。无论是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还是在全省范围内深度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资源配置效能,都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动力。

大消费市场扩张有效需求。随着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国内大市场的统一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河南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容量和潜力。我省常住消费人口近1亿人,中等收入群体2200多万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4万亿元,以郑州为中心高铁“2小时经济圈”覆盖4亿多人口,飞机“2小时航空圈”覆盖占全国约90%的人口和95%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打造“离市场最近省份”的条件。以“四条丝路”为代表的开放通道、开放平台的聚合效应集中释放,有助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07%,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空间和消费潜力的挖掘空间巨大。大消费市场的优势与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高度契合,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会与条件。

大产业规模形成强劲支撑。进入工业化时代,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越低,需求越多样化,消费越个性化,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河南作为工业大省,2022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万亿元,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汽车制造、轻工纺织、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等8大产业产值规模在3.4万亿元左右,有装备制造和食品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盾构装备、矿山装备、起重装备在市场上具有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9%,郑州信息技术服务和下一代信息网络、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许昌节能环保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全省184个开发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全省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尤其是我省产业体系完备,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的40个、207个中类的197个,产业配套能力强,不仅成为吸引外来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而且使得做优产业链、做强供应链、做好创新链、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有效供给优势转化成为可能。大产业规模优势为以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依托与支撑。

大人口规模集聚发展要素。低收入阶段内巨大的人口规模就是一个巨大的低成本劳动力池,对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强大吸引力,与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结合以形成生产能力,带动经济迅速增长。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规模蕴含的庞大需求,成为外来优质要素资源的“引力场”的同时,巨大的人口规模可以帮助缓解“分工细化”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同时收获“分工细化”和“规模经济”的好处。随着我省人口红利逐渐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无论是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还是从微观层面看市场主体的成长,将更多地依靠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未来人口规模巨大所带来的“分工细化与规模经济相容”的优势,对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多平台叠加释放发展能量。河南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实施的前沿地、主战场、试验田,极大提升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彰显了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竞争力。尤其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自主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推进,已开始释放其发展能量,并表现出较强的拉动力、渗透力。中原城市群、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等规划相继实施,洛阳副中心城市和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相继展开,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彰显。又新获批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战略平台,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以及30多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这些都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发展能量。

探索人口大省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篇章

现代化的本质是通过社会转型和变革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的发展过程。人口规模大是河南现代化发展的典型省情,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现代化实践的逻辑前提,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鲜明主题,也是河南现代化实践的必答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按照“六个一流”的工作部署,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资源汇集、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储能赋能作用。与此同时要统筹考虑创新发展中的即期效能和长远效能的关系,从河南的产业发展需求和现实创新基础出发,着力在产业技术研发、总部经济招商、科研团队引进等方面率先突破。要发挥河南市场吸引力、产业配套力、发展内生力作用,形成对创新要素的牵引力,大力引进创新中介机构,推进技术成果交易,以河南市场优势引发开放式创新,对冲我省在原始创新、创新资源、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劣势,为整体创新发展蓄势储能、能力释放赢得时间。要在创新发展尚未形成接续支撑力量的过程中,积极寻求稳经济增长的支撑点、突破点,对冲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标兵愈远、追兵愈近”的压力,以巩固经济大省的地位,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既是生产、生活、消费、创新的中心,也是酝酿新理念、孕育新技术、迸发新活力、诞生新业态的主阵地,是诱发人口数量释放蕴藏能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省城镇化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要发挥郑州在全省经济支撑、创新引领、开放示范、消费活跃等方面的龙头作用,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目标,向国际化城市迈进。洛阳副中心城市要发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资源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等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人类文明对话、国际经济合作的平台,成为带动全省开放的新窗口。南阳副中心城市要在中原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中定位自身的节点支撑城市地位,架构起以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为主、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逐步打造成立足中原、衔接“四带”、名扬国内、走向世界的明珠城市。要着力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圈,使其成为集聚人口的重要空间载体。要充分发挥城镇教育资源丰富、医疗资源坚实、创新资源汇集等优势,突出城镇化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实现从人口数量释放红利向人口素质释放红利的转变,对冲人口增长拐点变化、劳动力供给变少的压力。要推动城市活力培植模式由起飞阶段依靠人口集中聚活力向中期阶段依靠创新激活力转变,进而向高级阶段依靠文化保活力转变。要推动城市规模扩张模式由基础设施、房地产支撑向产城融合、打造城市产业发展综合体支撑转变。要把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兼容在统一的发展思路中,加强城乡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优势互补,互促共进。

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人口大省的最大优势也就是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要件和基础凭依。这种优势与我省的区位交通优势、“最近市场”优势、战略平台优势、开放通道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相叠加,使得河南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风口”与前沿。以此为契机,率先融入新发展格局,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以城市化引发内需能量释放,成为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区域。二是以创新为牵引,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成为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循环的重要支点。三是发挥我省处于畅通内外循环的枢纽地位的作用,加快与其他各大经济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成为区域发展突破、服务全国的重要支撑。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现从人口数量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属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蕴含着创造财富、扩大需求、积累资本、供给动力等能量,这些需要通过优化人口发展战略激发出来。要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为方向指引,从传统的人口理论认知模式和政策调控模式中走出来,以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思维制定和调整人口规划,使人口各要素达到并保持某种优良适宜状态,实现人口系统内部以及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平衡、互为有利、共同发展,最终促进人的高质量发展。要把人口的社会管理性与经济发展性与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相统一,做好做优人口事业、做大做强服务人口发展的产业。既关注我省人口的自然增长,又关注人口的机械增长尤其是流出劳动力的回归创业,以释放这部分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倍增效应。要研究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住房、就业、医疗、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作出与我省省情相适的制度框架与政策安排。

统筹谋划“五条新路子”的有机统一。探索实践“五条新路子”的关键,在于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并贯穿在现代化实践的全过程,探索各条新路子所作的制度供给、政策安排并兼容在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中,相向而行,相互衔接,同向发力,从而探索贡献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路径。

【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郭建军 耿德建 郭玲玲 郑广建】

关闭窗口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00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65号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行政学院 信息管理部 制作维护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