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一思路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系统治水观。这一治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治水经验的创新与升华,是立足于中国国情水情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治水上的中国实践,是新时代指导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中华文明与水
水是万物之源。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无不与水息息相关: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水作为生存之源,自然会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深深影响着人类的原始记忆和思维系统。
在中国历史上,先民们曾饱受洪水之苦,如《孟子》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由于大禹治水的成功,先民们充分认识到,水是可以被驯服的,水害完全可以变为水利。人水合一、人水和谐的自然观,影响到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老子看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有形和无形孕育了天地之道、人生之道、治国之道。在孔子看来,“智者乐水”“逝者如斯夫”,水蕴含着大智与大勇。
水塑造了中华文明,中华儿女在治水用水的过程中,孕育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集体至上、精诚团结的民族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评曰:“禹,吾无间然矣。”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为“沃野千里”,百姓“不知饥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修金堤挡黄水”,黄河成为中央集权国家的内河,国家拥有了完整的灌溉系统和漕运系统。隋朝大幅度扩修大运河,后来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儿女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即使遭遇外侮或经历危机,中华民族也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二、习近平的治水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大者与创新者,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与升华者。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水利,从担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开始,他就非常重视治水工作。按照时间划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水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七年知青岁月——治水求生存。《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记载着习近平“挖井”的故事:1974年的上半年,延川县一连旱了四五个月。梁家河村的人要吃水,只好到河里挖个渗水坑,挑坑里的浑水回去吃。习近平决定彻底改变这种情况,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半个月过去,一口30米深的井打成了!后来梁家河村的群众把这口井叫作“知青井”。据当地人梁玉明回忆:“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如今,梁家河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还来自这口“知青井”,“知青井”成了梁家河的一道风景。
地方主政岁月——系统治水观初步形成。1999年在福建治理木兰溪,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系统治水观。木兰溪自古以来就是“十年一大灾,年年有小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多次邀请水利专家实地考察木兰溪,最终提出了科学的“软体排”筑堤技术。习近平指出,木兰溪治理“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这是习近平系统治水观的最早实践。事实证明,只有系统治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此外,他还提出将节水和开源并重。客观地讲,福建水资源非常丰富,在丰富地区谈节水需要勇气,推广起来更为不易。由此可见,习近平系统治水观的高瞻远瞩。
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治水观全面展开并付诸实践。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沿着这一思路和根本遵循,在此后相继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19年)、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2020年)、领导人气候峰会(2021年)、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1年)上,习近平系统治水观得以全面体现,并付诸实践,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水用水的新境界。
三、习近平系统治水观的四大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系统治水观:“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习近平系统治水观,为新时代科学治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是新时代治水工作必须坚持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蕴含着深刻的整体思维、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
一是整体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要“规划统筹引领,统筹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地区和行业需求”,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如何统筹解决水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思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利用的上限,人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不能超过上限。
二是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决不能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治水的科学性体现为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人水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标志。治水的同时,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种要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能就水论水,要有动一水而牵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全身的理念。
三是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辩证思维在于分清主次、抓牛鼻子。抓节水就是抓主要矛盾。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水资源量偏低,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是接近中度缺水的国家,节水优先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水情作出的正确决策。此外,节水优先原则,并不仅仅是针对缺水而作出的安排,而是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事关全局问题上作出的战略安排,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
四是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水安全涉及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国家长治久安,是“国之大者”。把水安全上升到“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使命担当、人民情怀。水安全既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执笔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周海涛)
(本文刊发于《党的生活》2021年第6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