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下午,我校在校道德讲堂(教学楼310教室)举办了教职工“扶危济困、大爱无疆”道德讲堂主题活动。校委委员、院党组成员兼校文明办主任盖括和其他130余位教职工参加了这次道德讲堂活动。道德讲堂活动由机关党委副书记辛春山同志主持。
本次道德讲堂活动,大家听取了我校职工胡小昕讲述的她十余年“一助一”救助残障孩子孙宝园和我校职工李楠华(毛建红代述)十余年帮扶李豫茹和梅丽琴等十多位面临失学的特困家庭孩子上学,达到帮助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的感人事迹。校哲学部康来云教授在谈感受时说:两位同志的凡人善举令人动容,震撼心灵,让人肃然起敬。一是仁爱真情,因为救助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说服教育的历程是艰辛的。只有倾注母爱真情才能进行教育感化,塑造起孩子们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孔子说:仁者无忧,亚里士多德也讲到: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所以扶危济困的成绩显著,受到了帮扶家庭和社会的认同和赞许。二是重在力行,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她们的大爱善举体现了君子之德,当今天有人还在对吃亏或占便宜的事情而耿耿于怀时,她们却在负重前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展现着道德的人性之美,她们的善行再次诠释了“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的道理。三是道德之美贵在坚持,在现实中要表达一种爱是很容易的,而要坚持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表达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毛泽东同志在评价雷锋时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在评价雷锋时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小昕和楠华同志是我们身边、我们单位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她们在十余年当中坚持做好事,持久做善事,在坚持中读懂了大爱的责任与担当,弘扬了传统道德,奉献了大爱真情。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有血有肉,真实感人,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她们的道德楷模力量引领着我们、号召着我们,让我们找到了和她们之间的差距,也使我们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增强了我们行路致远砥砺前行的力量。
校委委员盖括同志对本次道德讲堂活动点评时指出:大家听了小昕和楠华的故事都深受感动,她们两位十多年来扶困救助,坚持不懈,用行动书写了“大爱”,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们都是我校教职工中的普通一员,她们在行动,我们怎么办?今天,在社会上还生活着一些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完成的残障者,生活着一些孤独无依的老人,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和身边的楷模一道行动起来,向他们(她们)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向他们(她们)送去温暖和关爱,让“奉献、友爱、互助、进取”的志愿者精神在我校和社会上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