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首页 市县党校

在改革创新中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治校水平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5-04-04

  河南省洛阳市委党校坚持系统观念,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锐意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推动党校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系统化学习,把准基本培训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多角度理解、全方位把握,确保基本培训正确方向。培训对象“全覆盖”。坚持在培训周期之内,对纳入培训范围的人员做到“应训尽训”“全覆盖”。此外,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缺少“市直机关党校”这一主体、市直部门副科级及以下干部多数没有机会到党校接受系统培训问题,报请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成立市直分校,从机构层面填补“空白地带”。严守高质量标准。扎实推进质量立校,把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作为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载体,先后出台3个文件,建立五大机制;举办晋豫两省八市暨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党校工作交流会,组织与会人员围绕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开展深入交流。构建新培训格局。推动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培训格局。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对县区党校开展一对一指导,与洛阳市人大、市政协等部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到兄弟党校学习交流,探索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智慧课堂”已经建成并发挥作用。

  系统化梳理,拟定基本培训方案。对标《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统筹谋划、制定方案。摸清培训底数。与洛阳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密切合作,逐类查清重点培训对象的数量、级别等关键数据;向县区党校发放调查问卷,全面掌握各校现有的班次设置、每年的培训人数以及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信息。明确培训任务。严格落实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2至3年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至少接受1次系统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5年内累计不少于2个月”的要求,除了保留学制1个月的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外,又新设了学制1周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班次。细化培训方案。做到培训方案具体、扎实。其中对于乡科级干部,按照“分级分类、一次就好,重点对待、尽量覆盖”的培训思路,作出了“晋升乡科级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将据实调训不再限定班额”等重大调整,而且所有班次均明确了培训的对象和学制、期数、班额等,体现了既符合基本培训要求又符合洛阳干部教育培训实际的方案编制原则。

  系统化攻坚,推动基本培训实践。紧扣“培训对象更加全面、培训内容更加科学、培训方式更加多样、培训学制更加灵活、培训周期更加合理”的目标,查找短板、通盘谋划,重点攻坚、整体推进,努力使基本培训蹄疾步稳。优化培训内容。聚焦理论培训重点、强化党性教育、全面提升能力。如,组织开发提升学员把握产业“风口”、服务企业发展、开展资本运作等五种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有关课程和自编教材,努力让能力培训更加务实管用。建强师资队伍。全力攻克“最新精神学习转化不快”的难题,探索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即时学习、即时转化“双即时”制度,切实强化全体教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和工作能力;着力解决“专题教学精品意识不强”的问题,把培育省、市两级党校系统精品课程作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抓手,举办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大赛;努力突破“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的瓶颈,制定新一轮名师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1+1”导师制培养机制,规定专职教师参加教育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个月。严格培训管理。坚决攻克“从严治校制度建设不细”的难题,制定校风校纪“十不准”和学风学纪“九条底线”,每周不定时检查教师在岗、学员在校情况,坚决向教学日饮酒行为说不;着力解决“日常管理规范程度不高”的问题,加强带班人员培训,夯实学员临时党支部(班委会)的组织功能,提高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突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严”的困境,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员入学教育,加强校园日常安全巡检,全方位编制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作者:赵飞龙,河南省洛阳市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来源:《 学习时报 》(2025年04月04日第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