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央党校工作通讯专题刊发我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来源: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 时间:2024-12-20

  编者按: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2024年第43期,以《突出“四个注重”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题,专题刊发我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经验做法。这是对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突出“四个注重”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

  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注重”,强化“引育留用”,下气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开展基本培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注重精准引才,搭建人才集聚平台

  按照基本培训对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抓住河南出台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机遇,强化引才措施,积蓄发展动能。创新引才方式,通过全省招才引智大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组团开展专场宣讲、自主公开招聘等方式,近两年引进优秀年轻博士34人,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29人,占比76.3%,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拓宽引才渠道,立足本地、放眼全国,从各干部培训院校和高校积极引进高水平专职教师,快速填补师资短板。严把引才质量,把政治品格和学术品格、政治能力和学术潜力、政治纪律和学术道德结合起来,采取试讲考核和学术答辩等方式,由人事部门把控方针政策、学术委员会鉴定学术成果,真正把政治立场坚定、品德作风优良、热爱党校事业、学术潜力巨大的人才引进来。

  二、注重科学育才,培育事业发展力量

  坚持系统育才,全方位、分层次打造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高端人才培养链条。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近两年选送70余名骨干教师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知名高校进修培训,定期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选派教师到基层实践锻炼,参加省博士服务团、“送教下乡”,夯实基础能力。选派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成立“名师工作室”,邀请高水平专家悉心指导精品课培育、国家级项目申报等,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深入基层“采风”调研,制定实施《教研人员“采风”调研实施办法》,要求专职教师深入基层“采风”调研,掌握前沿的、实际的、鲜活的、全面的情况。调研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将优秀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构建教研咨一体化培养体系,成立教研咨一体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建立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在学术选题、项目立项、科研成果之间相互转化和协同促进机制,推动教学成果精品化、科研成果精品化、决策咨询成果精品化。

  三、注重用心留才,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围绕主责主业搭建人才赋能平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完善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实践锻炼、导师选聘、精品课评选、科研成果奖励、业绩量化等制度20余项,合理设定评价指标,为教师成长进步保驾护航。组织精品课、科研标兵、科研新星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服务保障,按政策条件落实好省直人才公寓、生活补贴等福利,落实人才编制、工资、社保等待遇,协助申请子女就近入学等,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氛围,倡导“家校”理念,引导教师深度参与“百场义务宣讲”、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和谐氛围。打造校园红色书吧、“廉泉”景观、红色文化长廊等,进一步提升校园人文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四、注重合理用才,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坚持人尽其才原则,不断构筑人才发展平台,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提供能干事的舞台,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优配强教研部门领导班子,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青年教研骨干走上领导岗位。教研部门负责人平均年龄下降到46.7岁。搭建参评项目平台,鼓励教师申报各类人才项目,组织和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评专家人才称号等。近两年成功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2项,推选国家级、省级各类专家人才20余人次。建立全省“大党校”格局,自主研发全省党校系统信息平台,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结合的全省党校系统基本培训“师资库”“课程库”“课题库”“教材库”“案例库”等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大舞台。不断加大对市县党校组织人事工作的业务指导,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去年以来,省委党校牵头组织评审全省党校系统高级职称30人,组织评选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51名,进一步推动全省党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