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一班一支部到荥阳市开展现场教学
9月20日上午,我校秋季学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一班一支部学员40余人来到荥阳市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边看边学边思考,探索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经验。
学员们首先来到荥阳市高山镇高山村,考察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高山村作为高山镇乡村振兴的标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华丽蝶变,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多年来,该村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党组织找准发展方向“定好位”,把好用人标准“掌好权”,党组织把脉问诊“定好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站好岗”的四好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该村集体企业河南省高山阀门有限公司,成立于1975年,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所注册的“高山”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也被评为全国“免检产品”。目前,该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成为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强村。全村集体企业年产值1.3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80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50万元。
在荥阳市高山镇白水峪村和庙沟村,学员们先后参观考察了白水峪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和庙沟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社区,认真学习白水峪村和庙沟村的灾后重建、美丽乡村建设、五星支部创建等经验。作为“7·20”特大暴雨灾害重灾区,高山镇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基层堡垒“一面旗”,围绕“灾后恢复重建”,用足用活现有资源,党员群众齐上阵,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庙沟村为彻底解决洪灾威胁,村两委干部发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在村口削平山头28米,填平沟壑38米,规划建设了共115套房屋的新型安置社区,并同步建设卫生室、污水处理站和天然气管道等公共配套设施,展现了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新乡村。
最后,学员们又到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和徐老庄村进行了现场教学。王宗店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择新型农村和社区楼房两种方式进行建设。规划占地162.35亩,规划建设151户美丽庭院,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已投入使用。
学员们表示,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学习了荥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党校学习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